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
|

  • 网站凯发娱乐登录首页
  • 新闻头条
  • 文明聚焦
  • 图片新闻
  • 文明播报
  • 工作提示
  • 原创评论
  • 讲文明树新风
  • 文明创建
  • 未成年人
  • 道德模范
  • 主题活动
  • 乡村文明行动
  • 我们的节日
  • 公益广告视频
|
新浪微博:
东营文明网凯发娱乐登录首页 > 文明聚焦

东营:以家庭文明建设 引领社会新风尚 | 东营文明网-凯发网娱乐

来源:东营文明网发表时间:2022-05-30责任编辑:何 南南

  “百善孝为先,这些年每天要照顾5个老人、2个孩子,有时候真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但是一家子老老少少和睦相处,再苦再累也是甜。”

  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、广饶县大王镇崔寨村村民刘华孝老爱亲的事迹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。日前,刘华家庭也入选了东营市“五好文明家庭”。

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。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,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,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。为引领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、涵养好家教、传承好家风,争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、实践者、传播者,东营市文明办、东营市妇联开展了2022年度“五好文明家庭”选树工作,采取单位推荐与社会化推荐相结合的方式,共选树“五好文明家庭”100户。

  好品德涵养好家风

  刘华年幼时由养父母将她抚养长大。当时,她的家庭有着爸爸、妈妈、哥哥、姐姐和她五口人。亲生父母因为体谅到二哥二嫂膝下无子女,便将年幼的她过继了过去。

  在新的家庭中,刘华的养父母用心照顾着这个“得来不易”的女儿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刘华的养父母从未亏待过她。“好吃的都先给我,好看的衣服也都是比别人先有。”人心都是肉长的,养父母的好,刘华一直记在心里。“二爷二娘是俺爷娘,爸妈那边俺也一直叫着,都是俺的亲爷亲娘。”

  1989年以来,刘华的养父母、婆婆、生父母接连生病。婆婆因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,手脚不听使唤;养父突发脑溢血,后因继发脑梗导致患上老年痴呆;生母在集市上又突发脑溢血,抢救后也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……对于病榻上的老人,她悉心照料,毫无怨言。照顾老人的同时,刘华和丈夫尝试经营食用菌农场,因为勤学苦干,技术过硬,夫妻俩成了远近闻名的“蘑菇专家”,经营的30亩食用菌农场先后被评为“东营市市级示范场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  百善孝为先,崇德向善让传统美德植入家庭精神谱系。良好家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它是十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。文明家庭的家风便是在为人父母的美德言行中养成。

  刘国强是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优秀职工。2020年,刘国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资料库(中华骨髓库),不久便与一名7岁的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。工作繁忙的他积极配合,虽然过程繁琐,但是刘国强没有丝毫的抱怨,“只要能挽救一条生命,自己做任何努力和牺牲都值得。”刘国强的妻子张海云对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选择十分理解和支持,“能用这种自身技术之外的方式来拯救患者,我觉得是一种大爱,重燃一个家庭的希望,我非常支持!”张海云是广饶县委党校的一名讲师,工作认真负责,成绩突出,曾被东营市妇联评为“三八红旗手”。刘国强和张海云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,他们深知,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好的营养剂。在这样一个和谐有爱、注重家风家教的家庭中,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互扶持、共同成长,成为亲朋好友和邻居们眼中的最美家庭。

  刘华夫妇和刘国强夫妇的家庭事迹,彰显了家庭美德和文明向上的家教家风,向全社会凝聚和传递了家庭美德的正能量。他们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、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,他们用优良的家风家训引领着社会文明新风尚。

  爱小家者更爱大家

  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

  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,更能推己及人、乐于助人。徐效美是河口区河安小学的数学高级教师,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。丈夫孔令波是河口区一中英语正高级教师,共产党员,从教28年来,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先后被授予首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、河口一中功勋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。2018年9月和2019年9月,孔令波和徐效美先后报名赴新疆支教。孔令波因表现出色,被评为喀什地区优秀援疆人才、山东援疆工作先进个人、山东援疆优秀共产党员。徐效美因工作突出,被评为喀什地区优秀支教教师、山东援疆优秀教师。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夫妻两人捐款2000余元支援家乡和新疆防疫,并积极投身到抗“疫”保学工作之中。夫妻二人严谨细致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也深深感染了儿子孔冕,并于2018年,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,2022年顺利通过考研初试。时光荏苒,岁月嬗递。虽然三口之家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经常在变,但这个小家庭的好家风一直未变。

  致富不忘桑梓情,爱小家者方爱大家。巴立玲和薛云德夫妇是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郭屋村的村民。夫妻二人创办的一大早乳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山东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。在家中,夫妻二人虽然创业艰辛,但即使白天再忙碌,二人也会经常陪伴家人。夫妻二人始终把家人的和睦相处看成家庭幸福的基础,多年来从未发生家庭矛盾,是街道中邻居们称赞的和睦家庭。在公司,夫妻二人视员工为家人,疫情期间按时为员工发放补贴,承诺不裁员,给广大员工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心理安慰,并且“因人设岗”,专门为周边65周岁左右老年人特设低劳动强度的公益性岗位,同时定期向养老院、学校进行无偿捐助。2020年到2022年,二人为新冠疫情的防控和河南洪涝灾害的救援,先后捐款及物资累计420万元。

  “五好文明家庭”不仅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,是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的重要载体,以此传播正能量、传播真善美,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以家庭的文明带领社会的文明,以家庭的和谐引领社会的和谐。

  家风传承,文明理念融入社会文化

  家风正则社风清,社风清则政风明。

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,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2022年1月1日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正式施行,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,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。今年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时间为5月9日至15日,主题是“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”。

 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东营市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安排与家教家风宣传月活动相结合,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引导广大家长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,主要组织开展以下十项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:东营市“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”启动仪式、家庭普法百场公益宣讲、“树廉洁家风·创最美家庭”活动、绿色家庭创建“十百千”活动、家庭“双碳”主题实践活动、关爱援沪医护人员家庭“6 n”暖心服务行动、“好书共品读”读书活动暨“童心向党·书香传承”亲子阅读活动、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宣传进社区活动、“平安家庭示范户”选树活动、典型家庭风采展示活动。

  今年的“五好文明家庭”,正是家庭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。他们是全市千万家庭中的优秀代表,展现出了新时代家庭的良好精神风貌。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,既温暖了人心,也诠释了文明,更传播了正能量,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。

  近年来,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工作,将此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。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社区民生实事,打造50处社区示范家长学校、27处0—3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样板社区,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8300余场次。创新谋划“书香飘万家”亲子阅读主题活动、“读党史 颂党恩 传家风”家庭教育实践活动、“颂歌献给党”家庭同唱一首歌接力赛等“红色 家庭教育”活动51场次,线上线下累计20.68万余人次参与,推动红色基因在家庭传承。每年还开展“五好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“五好文明家庭”选树工作,将“科学教子、优良家风”等内容纳入其中,全市近百万人次参与寻找活动,累计选树“五好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等特色家庭4944户,选树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等优秀家庭角色5140名,涌现出国家级、省级“文明家庭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最美家庭”105户。

  东营市坚持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,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,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指导、学习实践活动,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走进寻常百姓家,让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喻户晓,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。

0

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