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
|

  • 网站凯发娱乐登录首页
  • 新闻头条
  • 文明聚焦
  • 图片新闻
  • 文明播报
  • 工作提示
  • 原创评论
  • 讲文明树新风
  • 文明创建
  • 未成年人
  • 道德模范
  • 主题活动
  • 乡村文明行动
  • 我们的节日
  • 公益广告视频
|
新浪微博:
东营文明网凯发娱乐登录首页 > 未成年人

东营:精耕未成年人“保护田” 朵朵花开向未来 | 东营文明网-凯发网娱乐

来源:东营文明网发表时间:2022-05-25责任编辑:何 南南

  “希望妈妈可以多抱抱我,可以骑在爸爸的肩头撒娇。”10岁的小鑫(化名)终于对社工老师敞开了心扉,社工老师们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了小鑫孤独的心灵。据了解,小鑫的父母因病不能正常与人交流,唯一陪伴小鑫的爷爷已经80多岁,没办法给予小鑫正常的生活。小鑫常年生活在这种环境下,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,见到陌生人都会藏在爷爷的身后,从来不与人交流。从2020年起,东营区民政局了解到小鑫的情况,组织社工老师定期对小鑫进行探访和陪伴,小鑫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,主动和社工老师分享他的秘密,社工老师每次见到他都会抱抱他,鼓励他是值得被爱的,在爱的共同守护下,小鑫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。在东营区,还有很多身处困境中的未成年人,正在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滋养下茁壮成长。

  今年以来,东营区以国家级、省级未成年人保护示范试点争创为抓手,强化组织协调,完善体制机制,努力构建三个“全”,着力突出三个“新”,聚力为8.8万未成年人织牢立体化全方位保护网。截至目前,东营区先后获评“全国‘家校(园)共育’数字化试验区”“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”“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”“全省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实验区”,区法院荣获“全国青少年维权岗”称号,区检察院荣获“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”“全省青少年维权岗”称号,35所中小学(幼儿园)被评为“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”,14个社区纳入“全国‘家校(园)共育’数字化项目试点社区”,38所中小学(幼儿园)纳入“全国‘家校(园)共育’数字化项目试点学校(幼儿园)”。

  强化设计,健全以“二三四五”为核心的未保新体系。东营区建立区、镇两级领导协调机制,出台了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》,成立区委书记、区长为双组长,民政、公安、教育等41个单位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,8个镇街同步成立领导小组。打造三级未保工作阵地,以有场所、有人员、有制度、有活动、有效果标准,区级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中心,镇级全部设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,村级打造儿童之家,保障及时有效办理未成年人保护事务。搭建“3 1”未保工作队伍,区级民政部门相关内设机构负责承担未保工作,镇级指定专人担任儿童督导员,村级设置儿童主任,设置每人每年1000元的岗位补贴,委托专业第三方实施入职和定期培训,推动工作、责任、人员“三到位”;培育壮大一支社会未保专业队伍,建设运行区社会组织孵化园,采取政府购买服务、提供办公场所等扶持措施,重点支持发展儿童服务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、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。目前,东营区已培育红柳、齐家、爱家、希望心理等8家儿童专业社工、心理服务机构。

  突出特色,抓好以“八大工程”为核心的未保新实事。东营区着力攻坚全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急事难事,专门研究谋划“固基暖巢”“教育护航”“牵手关爱”“预防沉迷”“七彩暖阳”“春雨朝阳”“康复助医”“点亮心灯”八大领域实事工程,为全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特色项目计划,积极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体系。“家校联动共育计划”“未成年人生活教育资助计划”“重病、残疾儿童医疗康复计划”“流浪儿童守护计划”等社会工作服务、“希望小屋”等特色项目活动有序推进,家庭教育指导站、未成年人关护帮教基地、未成年人审判社会工作站等保护阵地欣欣向荣,“七彩爱”“朝阳花开”等服务品牌层出不穷,受益未成年人达5.2万余人次,未成年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。(爱东营 记者:李玲 通讯员:刘叶叶 李今花)

0

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